可用「體、相、用」來說明,佛陀的本體就是空性,一切諸法的本體也是空性,所以金剛經說「若以色見我,以音聲求我,是人行邪道,不能見如來。」,但佛陀的相狀就是三十二相、八十種好,當然佛陀在不同的眾生顯現不同的形相。「用」的話就是慈悲心了。 因為我們凡夫平常都是著相,故一開始以觀想的方法較易攝心。 ---網頁管理員
請問~ 你說的"一開始"比較容易攝心 那是否有"後來"或是"到最後"呢? 還有喔 我以前在顯教的時候是皈依地藏王菩薩的 後來來密宗是念蓮花生大師 變成有時候 我口裡唸的是蓮師心咒 可是觀想出的是地藏王菩薩 那....這樣會不會怎樣@@?
在「後來」或是「到最後」的修持方法,一般會和起初修持的方法有所不同,不過,一切要以上師的教導為主,上師所教導的方法就是最好的方法,按照上師的教導循序漸進,切勿急功近利。 顯密都是佛法,我們都等同尊重,蓮師是三寶總集的化身,平時應多瞻視蓮師的聖相,以利之後修法時的觀想。修法時若發現自己唸的心咒與觀想的本尊不同時,重新觀想即可,無須再有其它念頭,並不會怎麼樣;一段時間過後自然會配合的起來。∩_∩♪
這是 寧瑪巴白玉祥丘達吉林佛學會。 網站。
佛祖長相好像也沒有什麼可以討論的。 你有作品嗎? 2011.03.18.